乐观其深矣:古典书院《古琴课》课学员作业选刊(二)
古琴课作业选刊
之二
乐
观
其
深
矣
古琴课是同济复兴古典书院的常设课程,每学期都会讲,但每次讲授的篇目和主题会有所不同。
本次古琴课主题: 乐德与乐教
主讲老师:
萧钰明,北京大学哲学博士,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讲师。
陈探宇,北京大学哲学博士,现任中山大学讲师。
本次作业选编及批注(红字标注):古典书院助教冯程伟
壹
乐
朱怀卿 公司职员
古典书院古琴课上萧钰明老师弹奏古琴曲。
天生五音不全,我对音乐自然也没有什么鉴赏能力,更不敢妄加评论。然而,对这个“乐”字我却兴趣浓厚。六经中为什么独《乐》失传了?为什么孔子说: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,对“乐”评价如此之高?为什么“乐”的读音有五种之多:lè,yuè,yào,lào和古音luò。
认识“乐”字,先从“乐”的起源说起。乐的本体字是樂,从丝从木,在甲骨文中就有“樂”出现。它的由来,一种说法是它象鼓鞞,一种说法是它是虡(古代悬挂钟或磬的架子两旁的柱子)。不管如何解释,“乐”字应来源于乐器,音乐,读作yuè应是无疑问的。那么音乐又是如何起源的呢?
凡音乐,首先需要有声音。现在,我们声和音不分,或者简单认为,声的范围大于音而已。但从原初的造字视角看,两者有本质区别。声(聲),从耳,是听觉。音,从言含一。甲骨文“言、音”互用,金文和小篆在“言”中加一横,表示所发之音。“声生於心,有节于外,谓之音。”(《说文》)从声到音的变化,实际上是人的介入。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,是声,它是客观的、独立的。听觉系统感受到到外部物体发出的波长信号后表达出来,或者人为二次再现出来的,才是音,它是主观的、依赖的。音是声的人为进阶。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声成文,谓之音。”(《礼记·乐记》)慢慢的,更进一步的,古人将“音”逐步发展,或者说逐步缩小,界定了“节奏”“音色”“音律”“音韵”“音调”等的音才叫“音”。“丝竹金石匏土革木,音也。”(《说文》)“八音,一说笙、祝、鼓、箫、琴、埙、钟、磬也。”(《白虎通·礼乐》)这个“音”,大体相当于现在的“音乐”称谓。
那为什么中国古代在“音”之外,又造一“乐”字来表达呢?
《周礼》
徐复观说:“音乐在人类中是出现的最早的艺术。”(《中国艺术精神》)如果将音或者音乐理解为一门艺术,而乐却是融合了音乐,诗歌,舞蹈的综合表现形式。乐包括音乐,“乐,五声八音总名。”(《说文》)“夫音,乐之舆也。”(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)但不仅仅只是音乐。所以,乐是比音乐更完备的,更复杂的艺术形态。
音乐陶冶,陶熔人的性情。在生产生活中,人们用音乐表达思想,抒发感情,因此带来了喜悦和愉快的享受:乐(lè)。所以因乐(yuè)生乐(lè),顺利成章。中国人创造“乐”字,是古人用极其朴素和直白的方式抒发了对音乐,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。
但中国人的智慧或者说思想方式,不只是从声到音到音乐到乐就此结束,不只是局限艺术和精神生活一个范畴。中国人更深层地发现了乐(yuè)和乐(lè)之间的更大秘密,更高追求,并使之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部分——乐德。乐德是乐区别与音乐的最核心的因素。我甚至猜想,这个被德化的“乐”就读作古音luò。《乐经》应该读作“luò jing”。
人有五种感觉,触觉、嗅觉、味觉、听觉、视觉。最令我们害怕、震撼,直接的是听觉感知的声音。人一出生,带给我们生命信号的也是声音。《周易》讲仰观俯察是从视觉角度讲天地人。我想,一定不会只关注到天地物之形,忽略天地声之象。听和声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天地人沟通角度,甚至比表面仪式,礼节次序更重要。所以在中国,音乐一开始就不仅以游戏,娱乐的方式存在,更重要的,他一直伴随着祭祀和权力核心而被确认和发展。《周易·豫卦》:“象曰:雷出地奋,豫。先王以作乐崇德。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。”《周礼·春官宗伯·大司乐》也有记载:“大司乐掌成均之法,以治建国之学政,而合国之子弟焉。凡有道者,有德者,使教焉。死则以为乐祖,祭於瞽宗。以乐德教国子,中、和、祗庸、孝、友;以乐语教国子,兴、道、讽、诵、言、语;以乐舞教国子,舞云门、大卷、大咸、大磬、大夏、大濩、大武。”(这里也可以看到,乐,即成钧,是包括语和舞艺术形态。)中国人文思想将天地德化的同时,也将“乐”德化了。乐不仅成为劳动生活之余,一般意义的精神享受,更成为高层次人格化的疏通之道,因此毫无疑问,也成为思想教化的主要形式,甚至比另一教化形式——礼更悠久。(“礼”在甲骨文未出现。)在周礼完毕之时,乐早已成为部落,城市或国家,祭祀和权力的必备仪式和宣政工具。所以孔子礼乐兼谈,有其时代背景。
《文王操》减字谱
乐(luò)的鼎盛时期在商周,秦汉之后逐渐衰落和分化,从中也伴随着《乐经》的失传。因此《乐经》的消失不仅是音乐技术上的问题,更是人文思想和现实经济的推进。民间音乐和俗乐的流传,乐的神秘色彩和祭祀功能的蜕变,雅乐的难以企及,都让乐逐渐走下神坛,并层次化。关于这一点,希望和下一次书画课的学习一起来探讨。
【简评:文章整体流畅通顺,标点字词使用较为规范,少数不规范处径改如上;文章结构完整,有开有合,内在脉络较为清晰,思考亦较为深入,很好。】
贰
说“乐”
何海陵 公务员
小时候读《诗经》并不觉得有多美,甚至会觉得难懂拗口,直到学生时期读到“诗言志,歌永言,声依永,律和声”(《尚书•尧典》),才明白那是古人通过音乐建立起来的一种人神交接、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,但还是会觉得有些空泛,体会不到那份“清幽平淡”。上周六听罢两位老师弹唱的古琴以及对“乐德与乐教”知识的解读,方知那柔和恬淡、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富的文化底蕴。
《尚书•尧典第一》
一、“声”“音”“乐”
老师首先谈到了“声”、“音”、“乐”三者的区别。“声”即今之“声音”,“音”即今之“音乐”,而“乐”如今已经没有可以替代的词了,三者是人观外物的三个层次,即“知声而不知音者,禽兽是也;知音而不知乐者,众庶是也。唯君子为能知乐”(《礼记•乐记》)。这就是说“乐”在先秦儒家的音乐理论中,是有其特定内涵和深刻哲理的,绝不能与现代的“音乐”等量齐观。在礼乐社会中,乐是最重要的教化工具,“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。”(《礼记•乐记》)这是中国与世界诸多古文明音乐思想相比所承载的显著特征。
二、“古乐”与“新乐”
老师在课上谈到了“乐”之新旧。“古乐”在祭祀礼仪中扮演感格降神与娱乐神灵的角色。乐舞是沟通神人的媒介,“乐”是“天人合一”、“人神相和”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,在西周青铜器上经常会有体现重视宗族和谐、重德尚礼的金文出现,在钟鼓等乐器上也多铭刻有“喜侃”、“文神人”或“皇考”等语辞,它体现出了以乐事神、娱神的宗教功能。春秋以降,周文疲弊,礼乐无论是在形式上,还是在内在精神上,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,在庙堂雅乐之外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——新乐。当时许多诸侯沉溺新乐已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,如魏文侯“听郑卫之音,则不知倦”(《礼记•乐记》),老师在课上也直言不讳,称之其实就是“音”。乐器的世俗娱乐功能在这个时期也渐为凸显,从各地出土的春秋大墓来看,乐器已然成为墓主人彰显身份的重要陪葬物。
三、儒家乐教之道
《礼记•乐记》指出:“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,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。”儒家乐教之道,即着眼于人心感于外物所呈现出来的诸多情态,并主张对情加以节制。可以说,“乐教”是一个人品德养成、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,其本质就是不断地陶冶人的情操,提升人的境界,即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修养。在儒家的礼乐思想体系中,礼与乐相辅相成,二者关系形同天地,《礼记•乐记》云:“乐由天作,礼以地制。”礼与乐二者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、鸟之双翼,密不可分。但是两者也有区别,“乐”的教化功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与情感上,然后再直抵人心,深入理性;而“礼”则在于明辨人道之差异,是人立足于世间的基础。正如孟子所言:“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。”(《孟子•尽心上》)他认为单纯的说教不如“乐”来得那么深入人心、那么更能带来深厚的感动。就像我们读一本好书,看一部好剧,听一曲好歌,品一杯好茶一样,美好的事物总能打动人心,“乐”因此至今也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。正因为如此,人们学“礼”懂得规矩后,再经过“乐”的熏陶,才能潜移默化、自然而然地内化自身修养。
古典书院古琴课上陈探宇老师弹奏古琴曲。
上海博物馆一楼“中国古代雕塑馆”的角落里,静静地跪坐着一对陶俑,他们是东汉时期的陶抚琴俑和陶吹笛俑。抚琴俑塑造手法简洁、形象生动,充分表现了抚琴者心旷神怡,沉浸在乐曲声中的神态;吹笛俑双耳高耸,脸含笑意,正鼓腮而吹,使人有观其形若闻其声的动感!这两件艺术作品古朴、大方,我想这恰恰印证了儒家强调关注乐的内在精神、治心成德的价值取向,故而他们的脸上才始终充满着微笑。
【简评:文章偶见标点、字句使用不规范处,存在几处衍文,对此径改如上;本文总体上文字通达,结构较完整;文章既是课程内容的记录,又不限于笔记形式,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确有所会。】
古典书院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书院邮箱:tongjifuxing@163.com
配图来源:书院学员方曹峰摄影及网络图片。
责任编辑:柯秋煜
(点击链接打开)
点击关注书院动态